【中国煤炭报】“龙腾号”矿用盾构机入井 以“智”赋能,龙滩矿实现新飞跃
【发布日期: 2024-12-25 】  【来源:中国煤炭报】  【阅读次数:522

微信图片_20241225091749.png

1.jpg

2.jpg

“川煤龙腾号,入井!”日前,在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昌润的主持下,四川省首台矿用盾构机在机车牵引下缓缓驶入该集团华荣能源龙滩煤电公司龙滩煤矿。

盾构机的成功应用让龙滩煤矿实现省内煤矿盾构掘进“零”的突破,将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薄煤层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掘进提供技术支撑。

盾构机的顺利投用,是龙滩煤矿近年来深入推进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率先建成智能化综采工作面

2019年5月27日,龙滩煤矿调度室里,智能化办公室主任蒋金华轻轻点击控制按钮,远在8000米之外的井下3124南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设备依次启动,“乌金”源源不断地输出矿山……四川省第一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出煤了。

龙滩煤矿是华荣能源公司旗下骨干矿井,于2003年开工建设,年核定生产能力150万吨。2017年,龙滩煤电公司党委果断提出并开始实施以智能化综采为核心的“5+1”工程。

四川煤企历史包袱重、欠账多,井下现场作业环境恶劣、安全风险高,职工劳动强度高、收入低,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流失和老龄化严重、招工极其困难。严峻复杂的“内忧外患”犹如一记记重拳,考验着肩负四川能源安全保供重大使命的龙滩煤矿。

关键时刻,《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文件出台,让四川煤企看到了安全高效发展的曙光。国家“863”计划关于“煤炭智能化掘采技术与装备”和国家发改委“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化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等重点专项的支撑,更为龙滩煤矿应用人工智能与煤矿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化注入了“强心剂”。

经过不懈努力,龙滩煤矿于2019年率先建成四川省薄煤层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第一个智能化煤矿,并始终保持着每年120万吨商品煤以上的产量。

智能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6月27日,一幅神似“航母”的地质保障系统全地层剖面图显示在龙滩煤矿调度室大屏幕上。

“从事智能化矿山各类系统的建设工作这么久,我都没太在意还有‘航母’的造型。乍一看,太震撼,太神似了。我们更要努力地工作,为建造更多的矿井‘航母’奠基。”在调度室,蒋金华与同事们交流。

2017年,龙滩煤矿推出智能化综采项目,进行快速掘进、水压预裂增透等灾害治理,应用切顶卸压自成巷“110工法”,开展了洗选脱硫提质工艺技改和全面预算管理“5+1”工程。

2020年11月25日,龙滩煤矿被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这也是四川省首个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

2023年,龙滩煤矿以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为神经中枢,综合运用5G、智能AI、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数据融合等相关技术,建成信息基础设施及地质保障、掘进、采煤、主煤流运输、辅助运输、通风与压风、供电与供排水、安全监控、智能化园区与经营管理十大系统,形成智能化矿山保障体系。

今年4月14日,龙滩煤矿顺利通过国家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验收,达到Ⅱ类初级智能化示范煤矿标准。

此次引入井下的盾构机(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将实现同步掘进+同步支护+同步出矸、铺底施工的高效工艺和巷道80米小半径水平转弯施工工艺应用。相较传统工法,新的掘进工艺效率可提升4倍至7倍。

“我们将实现快速掘进,提高单进水平,缓解接续紧张状况,确保稳产达产,提高保供能力!”川煤集团总工程师、华荣能源公司董事长奚光荣表示。

如今,龙滩煤矿深入推进智能化建设,对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改善职工作业环境、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增加职工工资收入、提升职工幸福指数等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该矿已连续安全生产2900余天。

“井下综采设备实现‘一键起停’,胶带运输机、压风机实现集中控制等,智能化建设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大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蒋金华表示。

目前,龙滩煤矿两个综采队分步实现了井下现场集中控制和地面远程控制工作面割煤、推溜、拉架、运输等工艺的智能化。如今,工作面日进8米、割煤10刀,年产原煤120万吨以上,生产人员每班减少到10人。

奚光荣表示,下一步,要将龙滩煤矿打造成合作标杆工程、安全精品工程、质量效益工程,带动省内其他矿井向智能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