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监察执法四处按照经批准的监察计划,对辖区内一民营煤矿开展专项监察。该民营煤矿为核定生产能力仅15万吨/年的少数保留煤矿、突出矿井,矿井灾害重、安全基础弱、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是区域内“不放心矿”之一,亟需重点监察和帮扶指导。
精准把脉:科学研判安全生产风险
“这个矿2024年度发生1起甲烷超限真实报警,今年1月31日又因传感器故障发生1起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反映出在瓦斯治理、通风管理、传感器维护等方面不到位的突出问题。”
“该矿是区域内最早复产的乡镇煤矿,为自行验收后复产,可能存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复产程序不合格等问题,应当重点检查。”
“目前采用保护层(K4煤层)开采作为区域防突措施,K4煤层为极薄煤层,可能存在煤层厚度超过0.3m而未按规定开展区域突出危险性评估的风险。”
“采掘部署不合理,可能存在‘三量’不达标、采掘接替失调的风险,这一问题应当重点关注。”
监察执法四处基地会议室内,执法组4名监察员群策群力,谈论正酣。按照“五个集中”工作要求,对拟开展计划监察的煤矿进行风险研判,研判出矿井在灾害治理、采掘接续、复产验收、设备维护等方面十余条潜在安全风险,为开展精准监察提供了可靠依据。
联合执法: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为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减轻企业负担,本次检查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广安市应急管理局和华蓥市煤炭监督管理中心三家单位联合开展。”检查开始前,带队负责人对煤矿业主及管理人员说道,“本次检查旨在查找出你矿在灾害治理、采掘部署、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你们提供技术服务,确保2025年安全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同时,也欢迎你们对我们执法检查和服务指导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法宣半小时”会上,联合检查组就国家局通风管理三十条等内容向企业进行了重点宣贯。会后,根据各自专业、工作经历等,对参与本次检查的三家单位全部工作人员统一分组,煤矿安排1-2名管理或技术人员随同每个检查小组检查,检查对象覆盖对矿井一采两掘、底抽大巷、中央变电所等重要地点,确保查深、查细、查透,真正发现问题、真正解决问题。
细致入微:安全检查不避艰难险阻
“领导,这个切眼很陡很窄,很不好爬,比较危险,我们就不上去检查了吧?”在该矿1402切眼掘进工作面(煤层为保护层),由于切眼高度仅0.7m、宽度仅1.2m、倾角超过30°,同行的安全副矿长对正在切眼开口处的执法四处监察员说道。
“不行,必须要爬上去检查,否则怎么能发现问题呢?”监察员断然拒绝。
在狭小逼仄的切眼空间内,检查人员匍匐在地、在堆积的煤渣矸渣上一边艰难爬行,一边认真检查。
“你们的作业规程明确规定‘所有支柱必须带帽’,为什么实际都没有‘带帽’?”
“掘进切眼倾角超过30°,旁边的溜煤眼、行人运料眼、通风眼倾角更是超过45°,为什么没有安设防坠设施?工人的安全如何能得到保障?!”
“目前1402切眼掘进已近百米,距离贯通1402回风巷已不足30m,而1402回风巷还处于密闭内,巷道未清理,一旦贯通,能确保形成全负压通风、保证通风顺畅吗?”
面对检查人员发出的质问,同行的安全副矿长涨红了脸,无言辩驳,只能一再承诺立即整改。
宽严相济:法理融合彰显执法温度
本次检查持续4天时间,全体检查人员分工合作,以矿井瓦斯灾害治理为检查重点,认真检查了煤矿采掘接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方面内容,倒查煤矿在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安全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检查组与煤矿深入沟通交流,提出意见建议30余条。
“非常感谢检查组一行的各位领导和工作人员,感谢这些天你们的辛苦付出,感谢你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在现场交流环节,煤矿业主一连说了好几声谢谢,“这次检查对轻微违法免罚、自查上报不罚的做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柔性执法的温度,也让我感受到了监管监察部门对企业的包容、理解和帮助,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我们将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煤矿安全不出事故!”
本次执法检查是监察执法四处会同属地市县监管部门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主动服务指导煤矿,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的一个缩影。监察执法四处将严格落实国家局、四川局党组工作部署,在新形势、新要求之下积极探索矿山安全监察新举措、新方法,进一步提高监察工作质效,推动区域矿山高水平安全建设以保障高质量发展,有效保障区域矿山安全形势持续平稳。